重庆市属国企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增强发展动能
国企改革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重庆市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精准招商引资等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会议对市属国企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以增加有效供给、去除无效供给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明确改革方向与实施路径
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需坚持市场导向与问题导向双轮驱动,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促进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能优化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钢铁、煤炭等领域的过剩产能,建立僵尸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推动国有资本从低效领域有序退出。
二、构建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一企一策"分类推进体系,要求企业结合行业特性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对房地产库存实施精准调控,通过存量资产证券化、租赁住房转化等方式消化库存。完善投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将企业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2023年市属国企平均负债率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三、强化补短板示范效应
在精准扶贫领域,市属国企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0余个。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达全市重点项目总投资的38%。生态环保方面,完成长江岸线修复工程12公里,建成绿色矿山示范点8个。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中,组建产业研究院7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5%。
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23年市属国企董事会应建尽建率达100%。完善国资监管"三张清单",将审批事项压缩至32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5家企业开展试点。通过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国有资本运行全程动态监测,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8.6%。
五、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三清三减"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非主业投资43亿元,减少法人户数17%。设立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集群。建立跨企业协作平台,推动16家市属国企在物流、能源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
当前,重庆市正通过系统化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累计完成重点改革任务84项。下一步将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计划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团3-5家,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