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配企业引进智能化焊接设备助力产业升级

机械设备产业 智能制造产业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在重庆市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当地汽配行业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先进技术装备,加速智能化转型。以朗坤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焊接设备,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推动了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了示范案例。
一、智能化设备投入提升生产效能
2024年,重庆市朗坤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投入300余万元,引进8组OTC焊接手臂工作站。该设备采用集中封闭式设计,通过程序化控制实现焊接作业的精准化与标准化。相较于传统人工焊接,自动化设备可将单件产品加工时间缩短30%以上,同时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5%以内。
二、技术创新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
封闭式工作站有效隔离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强光、烟尘和金属飞溅,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下降80%。企业同步配备智能通风系统,实时监测工作区域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这一改进从根本上解决了焊接岗位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三、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环境友好型工厂
新设备采用低烟尘焊接材料与能量回收技术,每年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1.2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企业实现电力消耗降低15%,废料产生量减少20%,达到《机械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三级标准。重庆市经信部门将此案例纳入市级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库。
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效应显现
在重庆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园内,已有5家配套企业跟进智能化改造。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共享设备数据,实现焊接工艺参数的标准化传输,使供应商交货周期平均缩短7个工作日。园区管委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汽配行业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8.3%。
五、政策支持加速技术迭代升级
重庆市出台的智能装备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对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目前全市汽配行业已建成47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行业专家指出,这种以点带面的技术改造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制造企业转型成本高的难题。
六、标准化建设推动质量体系升级
引进设备同步搭载焊接质量追溯系统,每个焊点参数自动录入云端数据库。企业通过ISO 3834国际焊接体系认证后,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供应商名录。2024年以来,重庆汽配产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34%,其中欧盟市场占比提升至28%。
七、人才培养配套技术升级
当地职业技术院校与装备制造商联合开设工业机器人操作课程,首批定向培养的120名技术人员已全部上岗。企业建立"智能化设备操作认证体系",将员工技能等级与薪酬晋升直接挂钩,高级技师月薪可达传统岗位的2.3倍。
八、行业展望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根据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25年前将完成汽车零部件行业80%以上焊接工序的智能化改造。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应重点突破柔性化生产系统的集成应用,以适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需求。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