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化人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科技创新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在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的战略背景下,重庆市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政策创新为牵引,聚焦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双向赋能,推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升级。最新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从六大机制突破入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一、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重庆打破传统人才管理条块分割模式,推行“负面清单+授权松绑”机制,赋予科研院所、高校及重点企业更大人事自主权。在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等核心平台试点“揭榜挂帅”制度,允许跨单位、跨地域组建科研团队,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针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一业一策”专项管理方案,实现人才资源配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二、完善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构建“基础薪酬+绩效奖励+成果转化收益”三元薪酬体系,对突破关键技术的团队给予最高比例收益分成。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试行股权激励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以技术入股方式留住核心人才。同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将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科研经费纳入免税范畴。
三、创新全球化引才聚才机制
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渝跃行动”专项计划。对引进的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提供全程化落地服务,包括跨境医疗保险、子女国际教育等配套保障。建立“以才引才”积分制度,鼓励现有人才推荐海外专家,成功引进后给予科研项目优先立项支持。
四、健全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推动本地高校与长安汽车、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应用型人才。在永川区、璧山区试点“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学生实践课时占比提升至50%。建立技能人才终身学习账户,政府补贴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
五、推行科学化人才评价体系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评价标准,在重点实验室推行“代表作+实际贡献”评价制度。针对基础研究人才延长考核周期,允许最长五年周期内不设硬性指标。建立行业领军人才举荐制,由两院院士、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直接提名青年人才进入重点培养序列。
六、优化区域协同流动机制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资质互认,实现职称评审结果跨区域通用。建立“人才飞地”共享机制,鼓励区县共建联合实验室,科研设备与人才资源按需调配。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设立人才服务驿站,为柔性引进专家提供跨地域工作保障。
此次改革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预计未来三年,重庆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形成千人规模的高端人才集群,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一、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重庆打破传统人才管理条块分割模式,推行“负面清单+授权松绑”机制,赋予科研院所、高校及重点企业更大人事自主权。在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等核心平台试点“揭榜挂帅”制度,允许跨单位、跨地域组建科研团队,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针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一业一策”专项管理方案,实现人才资源配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二、完善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构建“基础薪酬+绩效奖励+成果转化收益”三元薪酬体系,对突破关键技术的团队给予最高比例收益分成。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试行股权激励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以技术入股方式留住核心人才。同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将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科研经费纳入免税范畴。
三、创新全球化引才聚才机制
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渝跃行动”专项计划。对引进的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提供全程化落地服务,包括跨境医疗保险、子女国际教育等配套保障。建立“以才引才”积分制度,鼓励现有人才推荐海外专家,成功引进后给予科研项目优先立项支持。
四、健全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推动本地高校与长安汽车、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应用型人才。在永川区、璧山区试点“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学生实践课时占比提升至50%。建立技能人才终身学习账户,政府补贴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
五、推行科学化人才评价体系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评价标准,在重点实验室推行“代表作+实际贡献”评价制度。针对基础研究人才延长考核周期,允许最长五年周期内不设硬性指标。建立行业领军人才举荐制,由两院院士、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直接提名青年人才进入重点培养序列。
六、优化区域协同流动机制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资质互认,实现职称评审结果跨区域通用。建立“人才飞地”共享机制,鼓励区县共建联合实验室,科研设备与人才资源按需调配。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设立人才服务驿站,为柔性引进专家提供跨地域工作保障。
此次改革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预计未来三年,重庆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形成千人规模的高端人才集群,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重庆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潼南区商贸稳增长显成效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8-22
万古镇擘画产城融合新蓝图 打造智能装备制造高地
2025-08-22
万州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渝洽会优秀单位榜上再添彩
2025-08-22
武隆县三大举措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22
永川凤凰湖工业园荣获茶旅节暨永洽会先进集体称号
2025-08-22
渝北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全域便利出行网络
2025-08-22
渝北区联动龙头企业打造仙桃数据谷产城融合新高地
2025-08-22
忠县在重庆"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2025-08-22
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推出妇女节专属优惠活动
2025-08-22
重庆打造千亿级创投高地 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2025-08-22
重庆多维度推进"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2025-08-22
重庆钢结构产业标准体系成型助力绿色建筑集群发展
2025-08-22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