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共筑长江生态屏障 沿江省市联合倡议绿色发展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下,长江沿线12省市近期于重庆召开林业协作会议,联合发布“共抓大保护”行动倡议,旨在通过跨区域协作强化生态修复与国土绿化,为招商引资注入绿色动能。该倡议明确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统筹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森林覆盖率与湿地面积双目标。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战略地位凸显
长江流域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核心走廊,承载全国五分之一湿地资源,其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通过划定生态红线、退耕还林等举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30万平方公里,但局部区域仍面临森林碎片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挑战。此次倡议将流域系统性修复列为重点任务。
二、跨区域协作机制创新
沿江省市达成三项共识:一是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涵养区实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排污等行为,2023年已开展7次跨省联合巡查;三是推广“林长制+河长制”协同模式,目前流域内98%的县区已完成制度整合。重庆、湖北等地试点“生态银行”,探索林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
三、量化目标与实施路径
根据规划,到2025年前将完成三大工程: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补植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跨省生态廊道网络。严格限制高耗能项目准入,推动绿色产业占比提升至60%以上。
四、政策保障与社会参与
国家层面已设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基金,首批资金重点支持尾矿库治理等12类项目。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可享受税收抵免政策,目前流域内已有400余家企业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红名单。公众可通过“云端植树”等平台参与义务植树,累计参与人次突破2000万。
此次行动标志着长江保护从单点治理转向系统联动,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着力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为全球大河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战略地位凸显
长江流域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核心走廊,承载全国五分之一湿地资源,其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通过划定生态红线、退耕还林等举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30万平方公里,但局部区域仍面临森林碎片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挑战。此次倡议将流域系统性修复列为重点任务。
二、跨区域协作机制创新
沿江省市达成三项共识:一是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涵养区实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排污等行为,2023年已开展7次跨省联合巡查;三是推广“林长制+河长制”协同模式,目前流域内98%的县区已完成制度整合。重庆、湖北等地试点“生态银行”,探索林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
三、量化目标与实施路径
根据规划,到2025年前将完成三大工程: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补植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跨省生态廊道网络。严格限制高耗能项目准入,推动绿色产业占比提升至60%以上。
四、政策保障与社会参与
国家层面已设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基金,首批资金重点支持尾矿库治理等12类项目。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可享受税收抵免政策,目前流域内已有400余家企业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红名单。公众可通过“云端植树”等平台参与义务植树,累计参与人次突破2000万。
此次行动标志着长江保护从单点治理转向系统联动,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着力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为全球大河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重庆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巴南区市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25-08-23
巴南区以开放平台建设赋能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3
重庆拾万镇集体产业转型记:从自主经营到创业孵化
2025-08-23
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提速:中新合作牵引开放新格局
2025-08-23
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打造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新高地
2025-08-23
重庆奉节脐橙产销升级:商务联动助力全产业链发展
2025-08-23
璧山工业园区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2025-08-23
重庆钢构产业崛起:半年揽金超20亿的园区新动能
2025-08-23
重庆綦江铝产业园:创新驱动 迈向绿色智能新未来
2025-08-23
重庆脱贫攻坚冲刺阶段:近两千贫困村整村脱贫在望
2025-08-23
巴南区10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挂牌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23
潼南区商贸稳增长显成效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8-22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