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税港区联动供销社千余网点激活农村跨境消费

农业 综合保税区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在跨境电商招商引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庆通过整合保税港区政策红利与供销合作社下沉网络,启动覆盖21个区县的1100个跨境商品销售终端,将40余国上万种进口商品引入农村市场。这一创新模式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的物流优势,构建"实体店+互联网"双向通道,同步推动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提供新样本。
一、战略协同打通城乡双向流通脉络
作为内陆首个保税港区,重庆保税港区经过三年培育,已形成169家跨境电商企业集群,累计实现8.42亿元交易规模,其"24小时通关"的高效物流体系为项目奠定基础。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发挥近4万个基层网点优势,首批筛选1100个服务站进行数字化改造,形成覆盖全域的跨境商品展销网络。这种国企资源联动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正品溯源与售后保障难题。
二、国际物流通道赋能贸易结构优化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作为项目核心支撑,年开行量突破300列,构建起连接欧洲与西部的陆运动脉。通过加大欧洲消费品进口力度,既提升通道利用率,又满足农村消费升级需求。保税港区同步完善冷链仓储与分拨中心,使生鲜食品、母婴用品等高频消费品类可实现72小时从欧洲工厂直达山区网点。
三、三级服务体系构建消费新生态
项目规划建设村级服务站、乡镇体验店、区县旗舰店三级网络,当前首批网点已上线母婴、美妆、保健等八大品类。消费者可通过电子屏选品,后台直接对接保税仓供应链。配套建设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每件商品通关单号、检验检疫信息一键查询,消除农村消费者对跨境商品的信任壁垒。
四、产业融合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
未来将延伸至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合作,利用保税港区政策探索"跨境农产品反向定制"模式。山区特色农产品可通过供销网络集货,经保税区检验认证后销往海外。目前已有柑橘、中药材等品类进入出口试单阶段,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循环体系,预计带动西南地区跨境贸易规模增长。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