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招商】西部科学城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首批项目落地助力创新生态建设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重庆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与高校深度联动,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首批校地合作项目正式落地。中科院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大学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标志性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科学城校地联合工作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高新区将依托校地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资源,构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高端人才集聚。
一、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协同创新框架
为高效推进科学城建设,重庆市于年初成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4所在渝高校参与其中。该机制旨在打破资源壁垒,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推动高校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科学城目前已集聚115个研发机构,其中重庆师范大学牵头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庆高新区通过定期面对面征求高校意见,形成“需求对接—任务分解—项目落地”的闭环管理模式。
二、首批项目聚焦前沿领域与民生需求
落地项目涵盖基础研究、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中科院自然人群资源库已完成选址,将建成百万级生物样本库,为疾病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重庆大学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致力于探索物质微观瞬态变化,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聚焦精准医疗技术研发。这些项目均依托高校学科优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形成“科研—转化—应用”一体化链条。
三、创新生态圈加速资源要素集聚
重庆高新区以校地合作为抓手,推动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一方面支持重庆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发展,促进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科学城已初步形成“高校原始创新—企业技术攻关—园区产业化”的协同体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持续动能。
四、长效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深化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功能,拓展合作高校范围,建立动态项目储备库。重点支持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推动科研设施共享,完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城计划在三年内形成校地合作示范项目集群,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