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双机遇下构建内陆开放高地

所属地区:重庆-开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双重机遇下,重庆正加速构建内陆开放高地。近日,多位代表委员围绕招商引资、区域协同、产业升级等关键议题展开研讨,提出通过制度创新、通道建设、产业融合等多维度举措,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一、强化开放通道枢纽功能
作为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城市,重庆已形成“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有建议指出,需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枢纽能级,加密中欧班列频次,优化跨境运输通关效率,同时加快寸滩国际新城等开放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制度。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值同比增长超两成,凸显通道经济效应。
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代表们建议建立“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示范区。通过设立跨境产业投资基金、搭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举措,推动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在两江新区,已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形成汽车、电子双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将重点对接东盟、中东欧等市场。
三、创新区域协同机制
针对长江经济带协作,有提案强调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沿江省市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具体包括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平台,统一环保标准,探索飞地经济模式。2022年重庆与沪苏浙皖等地签署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领域已形成12项跨区域合作成果。
四、优化港澳台经贸合作
有观点提出借鉴自贸试验区经验,在渝台产业园试点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对台金融、医疗等领域开放。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超1800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端项目合作,同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优势,搭建双向投资促进平台。
五、完善开放型经济生态
多位委员呼吁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建设国际数据港。在营商环境方面,建议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建立涉外法律服务联盟。2023年重庆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内陆首个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成效显著。
六、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开放新高地建设离不开人才保障。讨论中提出实施“新丝路”国际人才计划,在两江新区试点外籍人才绿卡制度,建设国际化社区和学校。同期重庆已与14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年培养复合型涉外人才超万人。
当前,重庆正以制度型开放为突破口,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制度型开放转变。代表委员普遍认为,需统筹开放与安全,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重庆开州区产业园区

重庆开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开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