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协同创新区产业生态升级与增量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重庆-开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重庆市通过招商引资集聚优质项目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工程落地显著优化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协同深化,构建多元化、高韧性产业链生态,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跃升。
一、增量布局驱动产业结构优化
重庆市聚焦新兴制造领域扩容,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为核心,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两江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基地引入半导体材料、人工智能硬件企业,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綦江区高端齿轮制造项目突破大扭矩变速技术瓶颈,配套全国商用车龙头。增量投入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1%,占工业比重提升至32%。
二、创新协同加速技术转化应用
依托西部科学城、璧山高新区等载体建立产学研融合平台,联动企业研发中心攻克核心技术。永川区环保装备企业研发智能污水处理系统,能耗降低40%;涪陵区材料实验室转化石墨烯涂层技术,赋能本地汽摩部件企业产品寿命提升50%。2022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创新驱动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
三、智能化改造重塑传统动能
推动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升级。沙坪坝区豆制品企业建成全自动冷链生产线,通过物联网实现质量溯源;江津区五金企业集成工业机器人集群,生产效率提升200%。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制造企业“上云用数赋智”,2023年新建智能工厂32个,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高至58%。
四、绿色制造强化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标准。长寿经开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气资源化利用率超90%;九龙坡区机电企业开发变频节能技术,年减碳2.1万吨。全市绿色工厂总数达178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工业增长与生态容量实现动态平衡。
五、集群效应释放规模竞争力
通过空间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特色增长极。渝北区汽车电子产业吸引上下游60余家企业入驻,本地配套率提升至35%;铜梁区储能材料基地联动成渝两地新能源企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重点园区产业集中度超75%,供应链响应效率提高30%,规模化成本优势加速产能释放。
重庆市以增量优化结构、以创新突破边界、以集群夯实基础的系统策略,为内陆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范式。未来将持续深化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通过制度创新激活要素市场,推动新型工业化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重庆开州区产业园区

重庆开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开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