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绿肥种植助力土壤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
所属地区:重庆-开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开州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生态农业项目,重点推广绿肥作物种植,探索出一条土壤修复与节本增效协同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在三叶草、紫云英等作物的规模化种植中积累经验,当地实现了土壤改良、化肥减量与农民增收的多重目标,为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实践样板。
一、绿肥作物推广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开州区地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区,部分耕地因长期依赖化学投入品导致土壤退化。2015年起,当地将绿肥种植纳入生态农业规划,优先在经济果园推广三叶草,在低产田种植紫云英。此类作物兼具固氮培肥、抑制杂草等功能,与传统耕作相比,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约3公斤,除草剂用量降低50%以上。
二、技术路径与实施成效
通过"豆科+非豆科"混种模式,开州区构建了立体养分循环体系。豆科紫云英每亩固氮量达5-8公斤,非豆科绿肥则活化深层土壤养分。截至2023年,全区20余个乡镇累计推广4万余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0.3个百分点,耕作层钙离子浓度增加15%。白鹤街道的试验显示,绿肥覆盖使果园杂草生物量减少62%,每亩节约管护成本200元。
三、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转化
长沙镇农户采用"绿肥+柑橘"轮作后,化肥支出下降35%,果实糖度提高1.2度。赵家街道通过绿肥还田技术,使水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排放30%。全区累计节本增效超200万元,形成"土壤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溢价"的良性循环。
四、政策支持与长效机制
开州区将绿肥种植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主体给予补贴。建立农技人员包片指导制度,开发绿肥翻压、菌剂配套等6项技术规程。下一步计划扩大紫云英在撂荒地的应用,预计2025年推广面积突破6万亩。
五、可持续发展启示
该实践表明,绿肥种植不仅是土壤修复的有效手段,更是农业碳汇的重要途径。开州区的经验为南方丘陵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生物技术替代化学投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选育,完善绿肥产业链条,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持续转化。

重庆开州区产业园区

重庆开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开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