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调研南川工业园区发展实践
制造业
所属地区:重庆-南川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近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一行赴南川工业园区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考察园区在产城融合、民生保障、产业培育及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总结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治理创新中的经验做法,为地方政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一、聚焦民生保障,筑牢产城融合基础。调研组首先来到园区西区安置房项目现场,实地查看住房建设质量、配套设施完善情况及居民入住满意度。作为园区产城融合的重点民生工程,西区安置房项目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理念,规划建设住宅、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商超等配套设施,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的住房需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园区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代建、群众监督”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优质建设单位,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放心工程。
二、优化产业载体,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在创业园标准厂房考察时,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园区在产业空间布局、配套服务及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创业园标准厂房按照“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原则设计,分为生产制造区、研发孵化区及配套服务区,重点承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中小微企业。为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园区推出“拎包入住”服务,提前完成水电气讯、环保设施等基础配套,并设立企业服务专班,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签约入驻,标准厂房成为园区集聚产业、培育动能的重要平台。
三、培育新兴产业,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调研组走进正在建设的重庆卓山科技项目现场,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技术研发及市场前景介绍。该项目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其核心技术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园区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创新实施“项目管家”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接项目审批、用地保障、建设协调等事宜,推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月时间。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壮大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践行生态理念,探索绿色治理创新。在龙岩河凤嘴江河道整治项目现场,调研组对园区将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做法给予关注。该项目涉及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建设、滨水景观打造及污水管网铺设等内容,是园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为确保治理成效,园区创新建立“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园区管委会、环保部门、属地街道及企业代表组成联合治理小组,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环境巡查及问题整改。同时,项目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驳岸等设施,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目前,河道周边已形成集生态防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滨水空间,成为园区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五、深化治理创新,总结园区发展经验。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与园区管委会就治理模式创新、政策机制优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园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招商引资方面,建立“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联动机制,聚焦主导产业绘制招商图谱,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在项目服务方面,推行“承诺制+容缺受理”审批模式,压缩项目落地时间50%以上;在民生保障方面,通过“园区+社区”共建模式,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实现“企业发展有空间、群众生活有品质”的产城融合目标。
六、展望未来发展,凝聚创新实践共识。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调研组对南川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产业培育、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肯定。调研组表示,园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将政府治理创新贯穿于项目建设与民生服务全过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组委会将系统梳理园区创新案例,结合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实践,提炼治理创新的共性规律与特色路径,为推动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园区管委会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推动园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一、聚焦民生保障,筑牢产城融合基础。调研组首先来到园区西区安置房项目现场,实地查看住房建设质量、配套设施完善情况及居民入住满意度。作为园区产城融合的重点民生工程,西区安置房项目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理念,规划建设住宅、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商超等配套设施,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的住房需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园区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代建、群众监督”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优质建设单位,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放心工程。
二、优化产业载体,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在创业园标准厂房考察时,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园区在产业空间布局、配套服务及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创业园标准厂房按照“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原则设计,分为生产制造区、研发孵化区及配套服务区,重点承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中小微企业。为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园区推出“拎包入住”服务,提前完成水电气讯、环保设施等基础配套,并设立企业服务专班,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签约入驻,标准厂房成为园区集聚产业、培育动能的重要平台。
三、培育新兴产业,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调研组走进正在建设的重庆卓山科技项目现场,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技术研发及市场前景介绍。该项目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其核心技术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园区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创新实施“项目管家”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接项目审批、用地保障、建设协调等事宜,推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月时间。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壮大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践行生态理念,探索绿色治理创新。在龙岩河凤嘴江河道整治项目现场,调研组对园区将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做法给予关注。该项目涉及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建设、滨水景观打造及污水管网铺设等内容,是园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为确保治理成效,园区创新建立“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园区管委会、环保部门、属地街道及企业代表组成联合治理小组,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环境巡查及问题整改。同时,项目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驳岸等设施,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目前,河道周边已形成集生态防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滨水空间,成为园区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五、深化治理创新,总结园区发展经验。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与园区管委会就治理模式创新、政策机制优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园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招商引资方面,建立“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联动机制,聚焦主导产业绘制招商图谱,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在项目服务方面,推行“承诺制+容缺受理”审批模式,压缩项目落地时间50%以上;在民生保障方面,通过“园区+社区”共建模式,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实现“企业发展有空间、群众生活有品质”的产城融合目标。
六、展望未来发展,凝聚创新实践共识。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调研组对南川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产业培育、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肯定。调研组表示,园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将政府治理创新贯穿于项目建设与民生服务全过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组委会将系统梳理园区创新案例,结合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实践,提炼治理创新的共性规律与特色路径,为推动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园区管委会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推动园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重庆南川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农商行金融服务进南川工业园区助力招商引资新篇章
2025-08-21
南川黎香湖湿地公园规划启动 打造生态旅游新地标
2025-08-21
重庆南川工业园区迎来企业考察 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2025-08-20
南川工业园区以创新驱动引领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19
南川招商引资再创佳绩 17个项目签约助力产业升级
2025-08-19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名豪集团携手共建大沙河文旅新标杆
2025-08-18
南川集中签约32个重点项目 打造产业升级与文旅新地标
2025-08-14
西城街道走访武平商会宣讲惠企政策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11
正威南川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工 打造铜基新材料与智能科技双引擎
2025-08-10
重庆南川中央花园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成立 助力区域招商与经济发展
2025-08-08
南川区携手龙头企业打造重庆国际赛车主题乐园 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
2025-08-07
响水大有镇新北村颁发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激活乡村振兴"活资产"
2025-08-07
重庆南川区产业园区
-
南川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
南平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
三泉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
水江镇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
中桥乡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
神童镇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重庆-南川区
重庆南川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南川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