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创新PPP模式激活基建投资新动能

PPP
所属地区:重庆-巴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背景下,巴南区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加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该区系统化构建PPP项目管理体系,重点围绕交通、市政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形成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项目储备库,其中9个标杆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制度创新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巴南区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财政、法律等专业力量成立"7+X"联合评估小组,通过季度动态报告制度强化过程监管。配套出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指南》,明确项目识别、准备、采购等各环节标准。引入第三方财务顾问团队,针对项目融资结构开展压力测试,确保方案合规性与可持续性。
二、多元模式激活社会资本参与
采用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差异化合作方式,在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场等领域筛选41个优质项目纳入动态管理库。其中南彭-茶园有轨电车项目通过使用者付费与可行性缺口补助相结合,龙洲湾隧道工程采用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有效平衡公共利益与社会资本回报。项目库涵盖能源、环保等8大领域,形成梯度推进格局。
三、专业论证严控项目质量底线
委托持牌金融机构开展物有所值定量分析,建立财政支出责任占比预警机制。在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中,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率与PPP支付额度动态挂钩,确保全区年度财政支出占比不超过红线。经专业机构背对背复核,首批重点项目的论证通过率达92%,为后续签约实施奠定基础。
四、标杆项目示范带动效应显现
当前推进的9个示范性工程形成可复制经验:南彭组团综合管廊项目创新"入廊费+财政补贴"双轨制,樵坪山文旅设施采用绩效付费机制。这些项目在风险分配、回报机制等方面形成标准化模板,带动后续项目平均筹备周期缩短30%,社会资本投标活跃度提升45%。
五、动态优化完善风险防控网络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清单,针对建设期超概算、运营期需求不足等12类风险设置应对预案。通过定期压力测试评估财政履约能力,配套设立总额50亿元的风险缓释基金,为关键民生项目提供流动性支持。
巴南区通过制度创新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使PPP模式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抓手。随着首批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期,该模式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综合效益正逐步释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重庆巴南区产业园区

重庆巴南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巴南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