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激活民营经济动能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
制造业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重庆-潼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潼南区积极强化招商引资策略,以民营经济为核心驱动工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支持孵化平台建设和项目引进,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全区围绕区位优势和企业需求,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为产业集聚提供坚实支撑,促进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一、潼南区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专项扶持政策体系。在金融服务领域,区内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如设立专项贷款担保基金,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减税降费覆盖多项税费项目,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方面,微型企业孵化园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提供法律咨询、市场对接、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已孵化包括新兴科技服务在内的多元化企业集群。此外,“爱家乡、建家乡”系列活动整合区内资源,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对接会动员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显著增强本地经济内生动力。规划中的民营经济企业园选址合理,配套齐全,重点瞄准高附加值产业布局,预计带动区域就业岗位增加,形成可持续产业链。
二、围绕国家级产业基地创建,潼南区深化与商务部等机构合作,确立电子信息及机械加工模具进出口基地定位。该基地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已引进多个智能制造类企业,形成关键零部件生产集群。规划期配套企业数量目标稳步推进,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与品质管控展开合作项目,提升产品全球竞争力。区内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及技术交流会,强化出口导向,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确保基地区域影响持续扩大。
三、重大项目引进方面,潼南区成功吸引大型能源集团投资热电联产设施,该项目总投资规模显著,规划建设多期工程,涵盖清洁能源生产和高效供应体系。项目投产后将显著优化区内电力及热力保障能力,为制造业企业降低能耗成本提供支撑;同时严格遵循环保标准,整合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共生。该项目的引入还带动相关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能源驱动工业发展的新模式。
四、潼南区持续完善园区软硬件设施,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智能化物流网络。例如,高新区内升级道路通信系统,新建仓储枢纽提升物流效率,并强化安全监控体系;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设立开放式创新实验室,推动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应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中,区内简化开办流程并提供全天候投诉处理通道,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指数。
五、潼南区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深化科技赋能战略,拓展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领域,规划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并增强产学研对接机制。区内已启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定向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端人才引进项目,保障人才储备稳固,推动工业经济向高质量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