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创新"基地效应"激活农旅融合新动能

所属地区:重庆-武隆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重庆武隆区通过整合资金资源、创新联农机制、拓展产业链条等举措,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当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基金、优化产业模式等系统性工程,实现社会资本与农户利益的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多元资金整合撬动产业升级
武隆区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14亿元作为引导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关键领域,成功撬动社会资本2.8亿元参与项目建设。资金重点支持三大方向: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以及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升级。通过建立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已落地高山蔬菜深加工、柑橘产业链延伸等29个重点项目,其中8个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在资金使用方面,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带动能力强的实体项目。
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为破解传统农业效益低下问题,当地构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劳务收入"的复合型分配体系。在火炉镇试点推广的"三变"改革中,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形成风险共担模式。2023年参与该模式的农户户均增收达1.2万元,较传统种植收益提升40%。同时延伸"农业+文旅"产业链,开发农事体验、田园摄影等12种业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民宿集群32家,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
三、四位一体模式释放叠加效应
创新推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行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龙头企业负责品种研发和品牌建设,示范基地承担技术推广功能,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生产,农户参与全产业链分工。在鸭江镇建立的蓝莓产业联合体,将种植环节拓展至果酒酿造、观光采摘等领域,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该模式还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建成有机种植核心区5000亩,开发碳汇交易等新型收益渠道。
四、专项基金培育示范标杆
设立总额1000万元的示范基地建设基金,制定《星级示范园评定管理办法》,从带动农户数量、科技创新水平等6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对获评三星级以上的园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并要求获奖主体必须将30%奖金用于农户技能培训。目前评选出的15个标杆项目中,双河镇高山番茄基地通过"云认养"模式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年订单量突破20万单;白云乡的林下中药材基地则带动周边6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
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武隆区已形成"资金整合—产业培育—联农带农—功能拓展"的良性循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地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2%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4%,为山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重庆武隆区产业园区

重庆武隆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武隆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