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梁山转型记:咖啡产业园助力矿工转岗与产能化解

矿业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通过招商引资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探索出一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与职工安置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负责人聚焦转型难题,提出强化政策落地与产业培育并重的解决方案,为中梁山等传统工业区转型提供实践样本。
一、煤炭行业阵痛催生转型需求
2012年起,全国煤炭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价格持续低迷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剧。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2014年启动煤炭板块结构性改革,累计关停12处煤矿,压减产能近400万吨,涉及职工分流安置1.98万人。这一过程暴露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面临的共性难题:职工技能单一与新兴岗位需求不匹配,历史债务负担制约转型步伐。
二、多元化安置破解就业困局
为解决矿工再就业问题,中梁山地区创新实施"咖啡产业园+技能重塑"模式,将废弃工业设施改造为农产品加工基地,组织采矿机械操作人员转岗学习咖啡烘焙技术。同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层气开发等项目,延伸产业链创造技术型岗位。集团还搭建区域性就业对接平台,与装备制造、物流企业建立用工合作机制,实现跨行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三、政策配套亟待强化执行效能
尽管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为职工安置提供了支撑,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细化资金使用细则,重点向职工培训、创业扶持等领域倾斜。同时需完善产能置换交易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企业债务,避免"一刀切"关停导致区域性经济失速。
四、长效转型需培育替代产业
实践表明,单纯去产能难以实现可持续转型。重庆市探索"退出产能-盘活土地-导入新业"的闭环模式,将煤矿关停与园区再造相结合。目前中梁山片区已规划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安置成本。这种产城融合模式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但需要5-8年的培育周期才能形成稳定替代动能。
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已进入攻坚期,需要政策精准度与产业前瞻性并重。重庆案例证明,只有将职工安置嵌入区域经济转型整体规划,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系统性重组,才能实现"去旧育新"的平稳过渡。未来应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作用,建立产能退出与新兴产业发展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工业区实现高质量重生。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