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节能降耗成效领跑中西部

西部大开发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在“十二五”期间,重庆通过系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脱钩发展。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该市将节能降耗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为抓手,推动单位GDP能耗降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一、构建产能退出长效机制
重庆建立“环保+能耗”双约束机制,对铁合金、水泥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实施动态清单管理。通过差别电价、排污许可等市场化手段,五年内关停取缔落后生产线217条,其中水泥产能压减规模占区域总产能的31%,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实现全域清零。在淘汰焦炭产能过程中,同步配套余热发电项目,使能源回收利用率提升至62%。
二、技术创新驱动能效革命
重点耗能企业全部完成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煤耗、电耗数据实时预警。汽车制造领域推广轻量化材料替代技术,单车生产能耗下降18%;电子产业引入真空绝热板等新型保温材料,全年产线散热损失减少40%。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1%,创西部地区标杆水平。
三、清洁能源替代成效显著
实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累计改造或淘汰燃煤设施3800台,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9.2个百分点。在两江新区试点区域集中供能系统,利用江水冷热源满足200万平方米建筑用能需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2.3倍,其中页岩气开发利用规模居全国前列。
四、政策协同形成制度合力
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将328家重点企业纳入碳市场管控。建立节能审查与固定资产投资联动机制,否决高耗能项目立项47个。财政专项资金对绿色技改项目的补贴比例最高达30%,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
五、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价值
通过节能降耗创造的环境容量,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五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1%,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幅居直辖市首位,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超过国家要求11个百分点。
重庆的实践表明,资源环境约束倒逼出的创新动能,正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种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升级为路径的发展模式,为中西部地区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