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质监局以项目化服务助推汽车、笔电等五大产业质量升级

汽车产业
所属地区:重庆-永川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在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背景下,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创新实施质量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通过精准对接汽车制造、笔记本电脑、智能装备等五大重点产业需求,以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有效推动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2024年以来,该局围绕招商引资企业质量基础建设,累计开展产业对接、专题培训、园区帮扶等专项服务25场次,覆盖企业超400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汽车产业全链条质量提升体系
针对重庆市作为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的产业特点,质监部门分阶段实施供应链质量协同计划。2024年首次组织长安、赛力斯等整车制造企业与21家配套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对接,建立关键零部件质量追溯机制。在永川、两江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培训,158家零部件生产企业系统学习IATF16949体系要求,其中34家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升级。通过建立主机厂与配套企业质量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不良品率同比下降12%。
二、打造笔记本电脑产业质量服务标杆
聚焦重庆市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质监系统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2024年重点辅导英业达等龙头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在沙坪坝微电园区创新建立"标准-计量-认证"三位一体服务站,为48家企业提供检测认证绿色通道。通过开展键盘、转轴等关键部件工艺改进攻关,相关产品市场投诉率下降25%。目前该园区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核心制造、检验检测的完整质量服务生态。
三、培育智能装备产业质量品牌优势
2024年质监部门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水土、凤凰湖等工业园区开展智能制造专项帮扶。重点指导20家机器人企业建立可靠性测试体系,推动6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通过引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促使园区企业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升至98.7%,为创建国家级质量品牌示范区奠定基础。
四、创新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控模式
通过推广质量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2024年新增64家企业实现质量损失量化管理,其中28家示范企业质量成本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在两江新区试点建立中小企业质量诊所,组织专家团队为83家企业开展质量成本诊断,帮助优化生产工艺37项。目前全市223家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企业,平均利润率高于行业均值2.1个百分点。
五、完善小微企业质量帮扶长效机制
构建"培训+诊断+认证"全链条服务机制,2024年累计开设18期标准化培训班,重点辅导112家小微企业建立质量关键控制点。在江津、璧山等区县设立质量服务驿站,组织39名专家驻点帮扶42家企业解决工艺难题56个。通过推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使参与企业订单履约率平均提升19%,客户满意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重庆市质监局通过将质量服务转化为具体项目清单,建立"产业需求库-服务资源库-成效案例库"三库联动的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质量提升经验。2024年重点产业领域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质量竞争力指数同比提高1.2个分值,有效支撑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永川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永川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