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田引领中国跻身全球三大页岩气生产国
所属地区:重庆-涪陵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中国页岩气产业加速迈向产业化商业化新阶段,已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全球三大页岩气生产国。这一突破不仅强化了国家能源安全,更为清洁能源领域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勘探开发实现重大跨越,储量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四川盆地及周边海相地层,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超7600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达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规模最大的页岩气田,预计将建成年产能100亿立方米;四川威远—长宁地区累计探明储量1635亿立方米,形成规模化开发基础。2016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78.82亿立方米,产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加拿大,稳居全球第三,标志着我国页岩气产业进入商业化生产关键阶段。
二、技术自主创新打破壁垒,形成中国特色开发体系
北美页岩气革命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历经30余年技术积累实现成熟应用。我国自页岩气被列为独立矿种以来,地质工作者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攻关,短短数年走完北美数十年技术路程。目前已自主掌握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改造等核心技术,具备3500米以浅水平井作业能力,部分区域钻井深度已突破4000米,初步构建起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为规模化开发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三、长江经济带勘探多点突破,资源基地建设提速
我国持续加大页岩油气调查评价力度,在南方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勘探成果,页岩气开发从四川盆地向长江经济带全域拓展。长江上游贵州遵义的安页1井获得稳定高产工业气流,日产量超10万方;长江中游湖北宜昌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地层获高产页岩气流,无阻流量达12.38万方/日,同时在震旦系发现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填补相关地质研究空白;长江下游安徽宣城的港地1井则实现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气与页岩气的综合发现,展现多能源协同开发潜力。这些突破推动贵州遵义、湖北宜昌等地加速迈向页岩气商业开发,有望建成多个规模化页岩气资源基地。
四、产业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护航能源安全战略
页岩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页岩气被列为我国第172种独立矿种,相关部门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将其纳入独立矿种管理体系,并推出开发利用补贴政策,从制度层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和工业国,我国开发页岩气资源是保障能源供应、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必然选择。北美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基本自给,并依托低价天然气推动制造业回归,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自给能力,平抑能源价格波动,为工业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稳定能源支撑。
五、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招商引资激活产业动能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成熟和产能提升,我国页岩气全产业链加速形成。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吸引了油气企业、地质勘探机构等主体参与;中游技术服务领域,水平井钻井、压裂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装备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领域,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广泛用于发电、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等,形成“勘探—开发—利用”闭环。产业规模化发展吸引了国内外技术与资本投入,推动页岩气领域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促进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交流,助力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六、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可持续发展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国在推进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评估与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落实钻井废水处理、压裂液回收利用、生态修复等环保措施,确保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如推广绿色压裂技术、优化井场布局等,实现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为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更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持续进步、政策支持加码和产业链不断完善,我国页岩气产业将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全球能源清洁化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一、勘探开发实现重大跨越,储量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四川盆地及周边海相地层,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超7600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达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规模最大的页岩气田,预计将建成年产能100亿立方米;四川威远—长宁地区累计探明储量1635亿立方米,形成规模化开发基础。2016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78.82亿立方米,产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加拿大,稳居全球第三,标志着我国页岩气产业进入商业化生产关键阶段。
二、技术自主创新打破壁垒,形成中国特色开发体系
北美页岩气革命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历经30余年技术积累实现成熟应用。我国自页岩气被列为独立矿种以来,地质工作者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攻关,短短数年走完北美数十年技术路程。目前已自主掌握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改造等核心技术,具备3500米以浅水平井作业能力,部分区域钻井深度已突破4000米,初步构建起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为规模化开发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三、长江经济带勘探多点突破,资源基地建设提速
我国持续加大页岩油气调查评价力度,在南方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勘探成果,页岩气开发从四川盆地向长江经济带全域拓展。长江上游贵州遵义的安页1井获得稳定高产工业气流,日产量超10万方;长江中游湖北宜昌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地层获高产页岩气流,无阻流量达12.38万方/日,同时在震旦系发现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填补相关地质研究空白;长江下游安徽宣城的港地1井则实现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气与页岩气的综合发现,展现多能源协同开发潜力。这些突破推动贵州遵义、湖北宜昌等地加速迈向页岩气商业开发,有望建成多个规模化页岩气资源基地。
四、产业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护航能源安全战略
页岩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页岩气被列为我国第172种独立矿种,相关部门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将其纳入独立矿种管理体系,并推出开发利用补贴政策,从制度层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和工业国,我国开发页岩气资源是保障能源供应、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必然选择。北美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基本自给,并依托低价天然气推动制造业回归,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自给能力,平抑能源价格波动,为工业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稳定能源支撑。
五、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招商引资激活产业动能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成熟和产能提升,我国页岩气全产业链加速形成。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吸引了油气企业、地质勘探机构等主体参与;中游技术服务领域,水平井钻井、压裂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装备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领域,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广泛用于发电、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等,形成“勘探—开发—利用”闭环。产业规模化发展吸引了国内外技术与资本投入,推动页岩气领域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促进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交流,助力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六、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可持续发展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国在推进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评估与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落实钻井废水处理、压裂液回收利用、生态修复等环保措施,确保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如推广绿色压裂技术、优化井场布局等,实现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为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更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持续进步、政策支持加码和产业链不断完善,我国页岩气产业将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全球能源清洁化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重庆涪陵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新妙镇至江北机场高速将开建 助力涪陵招商引资
2025-09-09
涪陵区经信委以两化融合为抓手培育软件产业新生态 打造智能制造核心支撑
2025-09-09
涪陵区"育招建"三驱联动打造长江上游开放高地
2025-09-08
涪陵高新区获批升级 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增长极
2025-09-08
涪陵园区物流工程专业学生走进企业开展认知实践
2025-09-08
龙桥街道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增长
2025-09-08
涪陵区供销社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5-09-08
涪陵区六大新兴产业招商成效显著 前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2025-09-07
涪陵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再添生力军 福维科技项目投产助力电子信息集群崛起
2025-09-07
涪陵新区打造全国领先钢结构产业基地
2025-09-06
涪陵抢抓战略机遇打造长乌两江航运枢纽
2025-09-05
涪陵区强化招商引资构建电商产业新高地
2025-09-05
重庆涪陵区产业园区
-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
重庆-涪陵区
-
涪陵白涛化工园区
重庆-涪陵区
-
武陵山乡大数据产业园区
重庆-涪陵区
-
大木乡大数据产业园区
重庆-涪陵区
-
罗云乡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重庆-涪陵区
-
马武镇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重庆-涪陵区
重庆涪陵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涪陵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