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构建大南山立体交通网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重庆-南岸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南岸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大南山区域内外循环体系,显著提升区域通达能力,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实施的三大交通工程将有效缓解景区拥堵,强化与主城核心区的联动,进一步凸显南岸作为生态文旅高地的区位优势。
一、内部路网优化破解景区交通瓶颈
针对大南山景区节假日拥堵问题,南岸区启动茶黄路、黄桷垭环道等内部道路升级工程。其中茶黄路改造将串联起南山植物园与抗战遗址博物馆等核心景点,黄桷垭环道建设则重点解决崇文路至邮电大学段的通行压力。配合重要节点停车场规划,项目建成后预计减少内部绕行时间约20%,同步实施的向黄路延伸段将打通与广阳岛片区的连接通道。
二、轨道与立交工程强化外部衔接能力
轨道交通环线南岸段已于年内实现通车,与既有的三号线形成十字交叉网络。东水门大桥南立交工程通过新增匝道实现南滨路与渝中区的快速转换,毗邻的P+R换乘中心设置约800个停车位。江南立交改造计划采用全互通方案,解决学府大道与海峡路交汇处的长期拥堵问题,重庆经开区路网建设则重点完善长江工业园等产业载体的物流通道。
三、跨区域工程构建半小时通勤圈
作为重庆东站配套工程,轨道十号线二期前期工作已启动,未来将连接南坪商圈与机场枢纽。郭家沱大桥主跨设计突破600米,建成后成为长江上游首座公轨两用斜拉桥。六纵线南段与鹿角隧道工程将形成茶园新区至巴南区的快速通道,配合寸滩大桥等在建项目,南岸区对外辐射范围将扩展至周边多个重点发展区域。
四、智慧交通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南岸区引入动态停车诱导系统,实时显示南山片区车位信息。所有新建道路均采用降噪沥青和生态边沟设计,黄桷垭等路段保留原有行道树群落。通过交通组织优化,南山风景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提升显著,实现交通改善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效益。
当前,随着系列工程的稳步实施,南岸区正形成"景区畅通、区域互联、主城融合"的立体交通格局,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相关配套设施的持续完善,将进一步增强区域投资吸引力,助推重庆东南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重庆南岸区产业园区

重庆南岸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南岸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