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试点基层干部亲属惠民政策"五公开"制度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所属地区:重庆-渝中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背景下,渝中区以创新基层治理为抓手,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惠民政策落实相结合,通过试点街道干部及亲属享受惠民政策"五公开"制度,探索建立阳光透明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一举措既是对全市惠农惠民政策公开要求的贯彻落实,也是优化区域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实践。
一、制度创新背景与主要内容
渝中区选取解放碑、大坪、上清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街道作为试点,重点针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及其直系亲属享受的惠民政策建立全流程公开机制。该制度在市级"十公开"制度框架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突出城市社区治理特点:
1. 公开对象扩展至街道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全体社区工作者
2. 重点公示"人生关怀"工程等涉及资金量大、覆盖面广的惠民项目
3. 涵盖低保、救助、补贴等12类民生保障事项
4. 建立街道机关与社区双重公示渠道
5. 与现有监督制度形成闭环管理
二、实施路径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制度落地见效,渝中区构建了三级监督网络:
1. 空间维度上,要求街道干部在机关和关联社区同步公示,社区工作者信息需覆盖所有居民聚居点
2. 制度衔接方面,与"两个责任"清单管理、述责述廉等既有制度形成联动
3. 技术支撑上,开发线上公示平台与线下公开栏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4. 建立季度抽查机制,对公示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等问题进行通报
三、政策创新价值与社会效应
此项改革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1. 破解基层"微腐败"难题,2023年试点街道涉及惠民政策的信访量同比下降37%
2. 提升政策执行透明度,试点区域惠民资金发放准确率达99.6%
3. 形成可复制经验,为城市中心区基层治理提供新范式
特别在招商引资领域,通过打造规范透明的政务环境,增强了市场主体投资信心,2023年三个试点街道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
四、后续深化方向
渝中区计划在试点基础上完善制度设计:
1. 开发惠民政策大数据比对系统,智能识别异常申报
2. 建立群众评议机制,将公示效果纳入干部考核
3. 逐步扩大公开范围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衍生领域
4. 探索与个人征信系统联动惩戒机制
该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渝中区在预防基层腐败、优化治理效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既保障了群众知情权监督权,也为建设现代化都市治理体系积累了实践经验。

重庆渝中区产业园区

重庆渝中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渝中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