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招商】川渝制造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

所属地区:重庆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2020年,川渝两地通过深化招商引资和产业协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两地经信部门联合召开专项会议,明确将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等十大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一、制造业协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川渝两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中,四川省贡献4.5万亿元,重庆市贡献2.3万亿元,合计占全国比重显著提升。两地联合推动重点制造业项目投资超870亿元,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等领域形成联动效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成渝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印证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实效性。
二、顶层设计引领产业集群共建
两地经信部门牵头起草《制造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锻长板、补短板、深融合、强示范”四大路径。根据协议内容,将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战略性产业,联合申报国家级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刊文指出,成渝地区已初步形成“研发在川、制造在渝”的产业链分工模式,例如成都的软件研发与重庆的智能终端制造形成高效互补。
三、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速推进
川渝共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超200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500余项。重庆市经信委公开数据显示,两地联合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12个,推动5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报告显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居西部首位。
四、基础设施与要素保障持续强化
在交通领域,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现主要产业园区4小时通达。能源方面,川渝电网一体化运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30亿元。自然资源部批复的成渝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将统筹布局20个跨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保障制造业用地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披露,两地金融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项信贷支持逾5000亿元。
五、开放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川渝联合组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推动长安汽车、通威集团等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商务部数据显示,两地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5%,外商直接投资中高端制造业占比达60%。海关总署统计表明,成渝地区笔电、汽车等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

重庆产业园区

重庆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