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创新"增信贷"模式破解涉农企业融资瓶颈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重庆-黔江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4日
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黔江区通过设立政府风险补偿机制,创新推出"增信贷"融资模式,有效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该模式通过政银风险共担、抵押担保灵活化等举措,显著降低涉农企业融资门槛,目前已带动超5000万元信贷资金精准注入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支撑。
一、构建四位一体融资服务体系
黔江区整合财政资金、金融机构、担保体系及市场主体资源,建立"财政风险补偿+银行信贷投放+企业保证金+抵押物补充"的协同机制。财政首期投入500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按10倍比例放大信贷规模,企业仅需提供50%抵押物即可获得全额贷款。这种结构化设计既保障银行风险可控,又切实解决涉农企业担保物不足的痛点。
二、实施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
针对涉农产业周期特点,"增信贷"产品设置弹性化条款:单户贷款上限400万元,覆盖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最长2年,匹配农业生产周期;利率上浮控制在基准20%以内,较同类产品低1-2个百分点。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经营稳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突破额度限制。
三、建立三级风险缓释体系
通过"企业保证金优先偿付—财政补偿金托底—银行风险自留"的三层防御机制,形成闭环风险管理。借款企业按贷款额2%缴纳保证金,出现风险时首先抵扣;财政补偿金与银行各承担50%剩余损失。实施以来,不良率维持在0.8%以下,远低于辖区涉农贷款平均水平。
四、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需求
重点支持猕猴桃、蚕桑、中药材等黔江优势产业,建立"产业链主体名单制"。对纳入名单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抵押比例可降至30%,并给予绿色审批通道。2023年累计为27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贷款,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2000万元。
五、优化全流程服务效能
实行"线上申请—联合尽调—并联审批"标准化流程,将平均放款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开发专项信贷管理系统,实现补偿金使用、贷款投向、风险预警的实时监测。目前业务已覆盖全区30个乡镇街道,惠及涉农经营主体182家。
该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放大至12倍,相关经验已入选省级农村金融改革典型案例。下一步,黔江区计划将风险补偿金规模扩充至800万元,并探索开展"活体抵押""保单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重庆黔江区产业园区

重庆黔江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黔江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